文化产品 | 文化探索 | 诗词歌赋

中国经学传统与中华文化精神


首页 > 文化研究 > 文化探索 > 正文
发表时间:2016-02-23 08:46:44 点击:
[作者简介]王四达(1953-),男,福建泉州人,华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,哲学博士,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。
[摘要]在世界文明史上,中华文明从先行到落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。三代农耕经济与宗法社会孕育了“尊祖崇圣”的价值取向,形成了“法古述圣”的学术传统;秦汉以降更进一步扭曲为“帝王兼圣”的权力崇拜,演化为“唯古是信”的经学传统与“唯上是从”的文化精神,其本质就是权威迷信。正是这种精神传统构成了华夏文明制度的、心理的、人格的创新障碍,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长期停滞的重要根源。

   学术界研究古代经学与民族精神者可谓多矣,但二者多埋头在各自的圈子内而互不关涉,这就影响了各自的学术视野。其实,如果不把经学仅仅看作一种外在的学术形态,而把它理解为一种内在的精神传统,那么,它与民族文化精神便水乳交融了。探索二者在形成、演化过程中的互动、互化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,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。

一、经学传统与文化精神界说
   所谓“经学”,顾名思义为研习(儒家)经典之学。“经”原指织物之纵线,后被引申为常道。《书·大禹谟》曰:“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。”《传》日“经,常也。”后又引申为体现常道可作典范之书。《荀子·劝学》曰:“学恶乎始?恶乎终?曰:其数则始乎诵经,终乎读礼。”他随后举出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五经。《庄子·天运》曰:“丘治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经,自以为久矣。”可见战国时这些书已被看作经典,但“经学”作为训释经书的一门学问应始于汉代。自武帝“独尊儒术”、立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后,经学遂成为历代王朝的官方哲学。在学术史上,经学有狭义与广义两种指称:狭义的经学特指汉代训释儒家经典的汉学,但也可包括继承汉儒学风的清代新汉学;广义的经学可泛指自汉至清的所有儒学。尽管汉学与魏晋玄学、宋明理学在治学方法上有所不同,但在推崇经典与名教方面则几无二致。因此,也有许多学者是从广义的角度去看待经学的。
   然而,即使把2000余年的儒学演变纳入经学的范畴中还是不够的,更值得注意的是,在经学学术形态的演变中贯穿着一个“万变不离其宗”的精神传统,即圣人崇拜与经典崇拜,由此形成“尊祖崇圣”的价值取向与“述而不作”的学术信条,而学术形态的演变不过是“新瓶装旧酒”罢了。若就其精神传统而言,它并非始于汉代,而是始于华夏文明形成的三代;它也不终于经学失去官学地位的民国,而是延续至现当代。从中国的情况来看,精神传统的影响总是深远的,它并不与社会变革完全同步,即使官方哲学变了,古代圣人走下神坛了,但如果它以新的经典崇拜与伟人崇拜取而代之;如果它仍然把新经典教条化,把伟人神圣化,这就表明经学传统的幽灵还在,文化精神并未脱胎换骨。在这种情况下,它崇拜的是不是《五经》与孔子已无关紧要了,因为在锁定真理、迷信权威这一点上二者是一样的。由此可见,对“经学传统”的界定应超越学术形态本身,从文化精神的大视野出发,把经学传统理解为一种与中华文明相伴随的权威主义精神传统,它是一种宗教化的精神传统。
   既然经学传统是一种精神传统,那么它就与民族文化精神密切相关。近年来,民族精神的研究者多数把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等同起来,是不合适的。一般说,一个民族的思想大致可分为官方、精英和民众三部分。马克思指出:“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”,所以在民族文化中居主导地位的总是官方思想,但又与其余两种思想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性。从结构上看,这三者好比一个三圈三层的圆锥体,居内圈与顶尖地位并贯穿其中的是官方思想,居中圈并与上下层衔接的是精英思想,居外圈及基础地位的属民众思想。但这只是理论模式而已,现实模式通常是这样:官方思想与民众思想犹如两个部分重叠的圆圈,中间互叠的橄榄形便是精英思想,三者之间虽有互渗,但各自的利益诉求还是不同的。从价值取向上看,官方思想聚焦的是统治利益,民众思想关怀的是民众利益,介于官民之间的精英思想兼具独立性与依附性:在政治专制、思想禁锢的时代:他们大多沦为统治者的附庸;但在思想自由争鸣的时代,他们的独立性较大,有可能自觉地反映社会利益与民众呼声;尤其在变革时代,他们往往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远大的时代眼光,其先进分子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开路先锋。因此,当精英思想的橄榄形与官方思想的弯月形结合时,该圆便构成文化精神;当精英思想与民众思想结合时,该圆又构成民族精神。再从表现形态上看,官方与精英思想通常表现为理论化的意识形态,其中官方价值观及其拥护者的理论思想即构成了该民族的文化精神。民众思想则主要通过世俗的社会心理自发地反映民众心声。作为社会的主体部分,民众理应是民族精神的天然代表,但由于他们还是一个自在的群体,对社会利益、民族利益的认识比较朦胧朴素,因此,只有经过那些代表“社会良心”、“民族脊梁”的思想精英的提炼,才能凝聚为反映民族利益的民族精神。在民主的条件下,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在理论上并不对立,而且可融为一体;但在天下私有、政权垄断的时代,文化精神在朝、民族精神在野是一个客观事实。就古代中国而言,经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载体便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精神。

相关热词搜索:经学 中华文化 中国

上一篇:中华民国文人经济收入一览
下一篇: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


特色种植增收 福泽木兰三义
11
7月
产业扶贫是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、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。不论是脱贫攻坚,还是乡村振兴,产业增收是解...

特色种植增收 福泽木兰三义

产业扶贫是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、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。不论是脱贫攻坚,还是乡村振兴,产业增收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...

津门公益助学,振兴乡村教育,协...

浓情六月天,大美在人间。经过前期的积极筹划,协会公益文化促进分会对新疆乌库小学、西藏林周唐古乡中心小学、青海黄乃亥乡...
  • 中国日记报
  • 展出场馆 中华文人艺术馆

    展出时间 2019-01-01 至 2020-01-01